之前一對一的家教沒辦法分組活動

直到在交大開始上課
因為學生人數夠,所以可以開始玩一些分組的遊戲
一般分組活動,頂多就是讓他們可以一起討論問題
到後來也讓他們做些表演(表演真的令人捧腹大笑)

不知道其他老師的分組活動怎麼進行?
但我絕不讓他們做競爭性的遊戲
譬如說搶答得分,最後產生一個優勝隊伍等等

回頭看自己的成長歷程
有過無數次的小組競爭活動
也許是組織者為了讓氣氛更熱絡
所以定下嚴格的遊戲規則
其目的,只是為了讓大家可以更全心投入他們所設計的遊戲
不論是早期在社團裡帶的營隊
自己參加過的XX營
甚至連現在的華語課,都有專書設計各種小活動來活絡課堂氣氛
課堂氣氛固然重要
可以讓人敞開心胸學習討論的場所,其學習成效必定不會太差
不過該書設計的活動全都是競爭導向
我不知道曾經參與過的外籍學生其反應如何?(該書已實際操作過)

小組活動的分法有很多種,有利有弊
1.可以依平均分班的方式分--即一組裡有能力好的及能力不好的,不過分的時候技巧很重要,沒有人想知道自己其實是能力差的那個
2.依母語分--討論的時候可以用母語,但成果發表時必須用中文。這方法的優點是最後的結果應該是精彩萬分,而缺點是-少數民族就吃虧了,甚至可能引起某些學生沒有歸屬感的感覺。
3.依位子分-最普通的一種。通常學生會跟談的人坐在一起,這樣討論時,也比較輕鬆
4.隨機分-這幾次我採用撲克牌分組法,可以依數字、或依花色來分。這種分法應該是最公平的分法,既不看國籍、也不看語言能力,大家應該都心服口服。

不論哪種分法,我的目的都是讓他們討論問題
小組活動的目的一來讓學生可以互相學習,優秀的可以指導其他人,透過學生來教導,有時期成效會比老師直接給有用
二來在小組活動裡,其實學生都趁機分享一些生活上的小事或做些文化交流,我想這是學語言外最快樂的事。

然而,總是會有些不受歡迎的人--譬如說能力不佳又不愛說話的人
這種人通常沒人想跟他一組
一來無法討論事情,二來根本無法互相學習
所以老師要怎麼分,才能讓大家都滿意呢?
結論就是--不能每次的成員都一樣,也最好不要做競爭性的活動

我認為-競爭性的活動其結果就是產生最優秀的一組,
不論是最簡單的拍手獎勵或給個小獎品,對其他組都是種打擊(啊~原來我都在沒得名的那組,難怪感受如此深)
結果就是少數的人高興,多數的人難過,難過的人不免將失敗歸於於那頭黑羊或老鼠屎
這該是學習過程的副產品嗎?

回憶在德國學習德文的過程
不論是在何種程度的班、在不同的語言學校
分組是有,但從來沒有比賽

分組是為了合作,不是為了競爭

不過在台灣上過的英文課,
不知道是英文老師是跟誰學的?竟然也曾玩過兩組競賽的遊戲

究竟這只適合給小朋友玩?還是本來就不應該存在這種特質呢?
相信大家都清楚地知道-競爭為台灣社會的特質之一
所以將此特質延伸到開心的遊戲中,應該也不是太意外之事
只是如果能再做更多思考
讓們的下一代不要習慣競爭,是不是會更好?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anni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